我在参加土地改革 运动中的几点体会
我亲身经历土地改革运动,感受颇深。下面谈谈几点体会,具体如下: 首先,对党中央的政策和工作团的指示,不折不扣的坚决执行。土地改革中,划分阶级成份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。划分阶级成份、划清阶级界线,是正确执行土地改革政策的前提,按照政策及阶级分析方法,划分阶级成份,只能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和有无剥削作为唯一标准。“群众怎说就怎办”“走贫雇农路线”,是否定党的领导,违背了党的政策。依靠贫雇农巩固地团结中农,是党在土地改革中的重要政策,“必须团结农村中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全体劳动人民,建立反对封建制度的统一战线”,才是正确的。 其次,组织群众、宣传群众,提高群众的觉悟。和群众打成一片,真心对待群众,以心换心,群众才消除顾虑,相信你,给你说真话,说实话,就能了解到各方面具体真实的情况,顺利的开展土地改革工作。 最后,充分发动群众,教育群众明确翻身斗争的目的。一个成功的群众运动必须是思想上觉悟了的群众自觉行动,因此必须在工作中始终贯彻思想教育,依靠群众自己起来在党的政策指引下积极参加到土改斗争中。土地改革是一场推翻封建剥削制度的阶级斗争。在这场斗争中,经过人民法庭和民主政府,对那些最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和恶霸分子判处死刑是必要的,但一般犯罪较轻的分子严禁乱打、乱杀,这也是党的方针政策。 在崞县土改工作胜利结束后,我紧接着又到代县搞土改工作。在代县土改工作中所采取的工作方法、具体政策、工作步骤都是用崞县土改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,所以代县的土改工作亦取得了圆满的胜利。 土改结束后参加土改的同志们都回到了原单位工作。党组织把一个人留在代县“阳明堡”区,当代理区长,一直工作到1948年8月中旬结束“阳明堡”区的工作。我根据党组织的决定回到了《晋绥日报》社印刷厂仍然干原来的工作。当时“阳明堡”群众知道我要调回原单位时,很多翻身青年农民踊跃要求参军,在这种情况下,我带了三十多名16、17岁的新兵回到了《晋绥日报》社印刷厂。在这里,他们当了印刷厂工人(这部分同志1949年和大军南下四川后成为了所在单位的领导)。同时我在离开“阳明堡”时,相处一年多一点的许多农民兄弟聚集在一起非常热情的欢送,那依依不舍的热烈场面,使我感动不已,深深印在我的心中。时至今日,虽然经过60多年的岁月,一提起这段不平凡的历史,我心中总是翻江倒海不能平静。至此,我衷心祝愿原晋绥边区的人民,在党的领导下,生产致富,生活美满,健康幸福! (注:薛保贵同志1940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,1949年随大军南下入川后,在重庆“四川工人报”印刷厂任厂长,后调“四川日报”社经理部任经理,现为正厅级干部,今年87岁。此撰文高富许学习,编修) |